似是而非的成语故事
出处:《后汉书·章帝纪》。
意思:比喻有些话或理论,乍听起来好像也对,而其实不对。
战国时,魏文侯任命西门豹为“邺令”。西门豹上任去之前,向魏文侯告别,励志故事。魏文侯对他说:“去吧,祝你成功,也祝你成名。”
西门豹问道:“成功成名可有什么方法吗?”
魏文侯说:“有。到一个地方去做那里的地方官,首先要尊重当地年老长辈,听取贤良人士的建议,把他们当作老师一样。同时要注意不爱恭维专爱批评的那些人的意见,细细考察他的意见是否正确。因为好人和坏人、善意和恶意、正确和错误,有时是不容易辨别的!”
魏文侯还说:“有许多东西是形状相类而实质不同。例如莠草的幼苗很像禾稻,黧牛而毛色黄的.就像老虎,一根白骨有时会被当作象牙,一块??石有时会被当作白玉,这都似是而非。——要辨别是非,需要细细考察。”
【注音】sì shì ér fēi
【成语故事】战国时期,庄子带学生游学各地,见伐木工人砍树问为什么不去砍大树,工人说因为它已没有用处了。到了朋友家,仆人问杀鸡的事,主人说杀不会打鸣的鸡。庄子对学生说:“应该处于有用和无用之间,似是而非,这样才谁也抓不住把柄。”
【出处】孔子曰:‘恶似而非者。’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下》
【解释】似:像;是:对;非:不对。好像是对的,实际上不对。
【用法】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没弄懂
【相近词】以假乱真、张冠李戴
【相反词】天经地义、不刊之论
【其它使用】
◎ 这样,在理论上是似是而非的,而在事实上却也是不可能的事。
◎ 恽代英还指出,确有一些青年被"名人前辈"们说的"似是而非的话迷惑住了。
文档为doc格式